第235章 谁的错?-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哈密是西域诸多势力中最早投靠大明的一个,且作为大明西北边防和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,朝廷对其一直格外关照。
    尤其是嘉靖决定收取西域之后,对其的扶持力度,更是直线飙升……
    如今的西域,比之永乐朝那会儿,简直是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,与小家伙预想中关外,有着本质区别。
    小家伙一边吃着葡萄干,一边与李青四处游逛,逐渐多了些亲近之感。
    无他,这里百姓的生活方式,与大明关内的区别并不大,准确说,与关内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区别差不多。
    原来关外的人也不是茹毛饮血啊……朱翊钧心里想着,大眼睛满是新奇。
    “想什么呢?”
    “啊,没什么。”小家伙把手里剩下的葡萄干一把塞进口中,拍拍小手道,“先生,我发现这西域的百姓,除了鼻梁稍稍挺一些,眉毛稍稍浓一些……嗯…,好像跟关内的百姓没有太大的区别呀。”
    李青好笑道:“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,能有什么区别?”
    “……照你这么说,猪牛马羊哪个不是两只眼睛一张嘴?”
    “嘿?抬杠是吧?”
    “哎呀,不是啦,我是说……感觉,”小东西有点词穷,比划了好一会儿,还是没想到新词儿,只好道,“就是,感觉,你能懂吗?”
    李青失笑道:“可你知你这‘感觉’是什么?”
    朱翊钧茫然:“什么?”
    “文化。”李青说道,“是文化趋于一致,才让你有了这样的感觉。”
    “这样么……”小家伙想了想,也没想出其他的解释,点点头道,“这么说,吐鲁番、叶尔羌,也差不多了?”
    李青白眼道:“想多了,根本不可同日而语。”
    “为啥啊?”
    “哈密归顺大明都多久了?吐鲁番、叶尔羌才归顺大明多久?”李青轻叹道,“没有几代人的努力,没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归属感。”
    朱翊钧轻轻点头,随即嘻嘻笑道:“对先生来说,几代人算什么?”
    李青只是瞧了他一眼,接着,看向远方的夕阳。
    小家伙挠挠头,也看向夕阳……
    过了会儿,
    “先生,这边的夕阳好像有点大诶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“先生,这边的天,黑的好像有点晚诶,这离亥时也没多久了,夕阳都还在呢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“先生,我惹到你了吗?”
    小山坡上,一大一小沐浴着夕阳余晖,大的暮色沉沉,小的叽叽喳喳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二人在哈密卫待了月余,于十月初,赶至吐鲁番。
    嗯,这里的葡萄干更好吃一些……这是小家伙的第一印象。
    吐鲁番的上一任忠明王已故去,如今的忠明王正是当初带李青去清真寺的王子。
    时隔多年再来,这里的变化不可谓不大。
    朝廷的钱粮援助、大开互市,让这里一潭死水的经济有了一定活力,如今虽谈不上脱胎换骨,可较之当初,却多了一丝生气。
    二人在忠明王府邸休息了两日,李青便带上小家伙又开始了游逛,好让其充分体验不一样的风情……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