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八章 双蒸饭-《60年代:我有一个商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实际上,类似于双蒸饭的“粮食食用增量法”在大饥荒年代层出不穷。

    比如去年,黑山县卫星公社创造出将玉米先蒸、后磨、再煮的“玉米食用增量法”。就连发达的上*海都推出旨在提高“出饭率”的先进烧饭法,将原先粳米一斤的出饭率,从2斤提高到2斤8两。

    等等。

    “喂!你到底要哪个?赶紧拿。”分粽子的人没好气地说道。

    周大福还挑来挑去。

    大家都知道,这里面有不同口味的粽子,全部打乱了。其中,大家最想吃到的,肯定是有肉的粽子了。

    于是,就出现了周大福这种行为,扒拉来扒拉去。

    周大福被骂之后,大家老实了,看准那个才伸手去拿。

    村民们难得地在不是端午节吃到了美味的粽子,有些人吃完,还忍不住将粽叶都舔几遍,甚至咀嚼几口。

    一个粽子肯定是吃不饱的,但接下来只能吃红薯了。

    吃了一个多月的红薯、土豆,要说不腻是假的。

    吃饱后,老支书顺势跟大家讲几句。首先,就是祝贺咱们周家庄道路铺设顺利完成,大家辛苦了。其次,便提到修建水库的想法。

    他还特别说明,这是益民的主意。

    没办法!

    现在益民的话比他这个老支书的还要管用。他要是提这种建议,估计不少村民怼,什么吃撑了没事干之类。

    但益民提出来的建议,几乎没有人反对,顶多会有人问几句原因。

    “你们都知道,益民见多识广,他有朋友说,这种旱情还会持续下去。等下雨,是有点难了。就看冬天下不下雪吧!

    另外,我们都知道,大旱之后必有大涝。

    虽然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,但必须有所防备。所以,我赞同修建水库,等小麦收割之后,我们就开始动工。”老支书跟大家说道。

    大队长看向周益民:“益民,你跟大家说几句。”

    周益民也不怯场,站在大家中间,说道:“一方面是预防洪涝灾害,此外修建水库还有很多好处。
    第(2/3)页